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进入活跃期!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专家提醒:端午野外踏青注意防蜱虫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4 18:00:00    

黑龙江每年5-7月都是蜱虫活跃期。23日,记者从黑龙江省红十字(森工总)医院了解到,4月20日至今,该医院已接诊来自省内各地300多位蜱虫叮咬患者。专家提醒,端午在即,登山踏青,到森林、草地处,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好防护,返程时细心检查。携带宠物一同前往的,也要注意给宠物做好检查。

蜱虫是森林脑炎主要传播媒介

前不久,市民王女士和同伴一起去登山,回家后感觉左侧肋骨处有一个黑点,而且越变越大,一细看才发现是被蜱虫叮咬了,于是赶紧来到黑龙江省红十字(森工总)医院就诊。在该院的急诊科毒虫治疗中心,医生为她取出蜱虫,进行局部消炎,并叮嘱她回家观察,一旦有发热、起疹子等现象,要立刻到医院进行森林脑炎检查,以便及时治疗。

黑龙江省森红十字(森工总)医院急诊科主任、急诊科毒虫治疗中心主任王伟说,蜱虫,俗称草爬子,是一种类似跳蚤类的毒虫,蛰伏在草丛、植物或牲畜皮毛间,每年5-7月是活跃期,是森林脑炎的主要传播媒介。另外,蜱虫携带83种病毒、31种细菌、32种原虫,还可传播莱姆病、森林脑炎、Q热病、兔热病和斑疹热等等。而在我省,最常见的是莱姆病和森林脑炎。前者会造成运动障碍、心血管病变等,可治愈;后者虽然发病率低,但致死率和致残率很高,所以户外活动时,一定要注意防范蜱虫叮咬。

进入林区需穿长袖衣服

眼下端午假期在即,很多人都会选择登山踏青,王伟主任提示:包括郊游、野外垂钓以及进入林区时,需穿长袖衣服,扎紧腰带、裤脚、袖口、领口。离开野外时要仔细检查身体上是否带有蜱虫。蜱虫喜好叮咬皮肤薄嫩处,对颈部、腋下等部位要重点检查;回到家中,要立即洗澡、更换衣服。

一旦被蜱虫叮咬,千万不要用手拉拽或用烟头烫,蜱虫很小,拉拽或用烟头烫会使“倒钩刺”越钩越紧,如果其头部断在人的皮肉里,致病风险更高且会加大医生处置难度。正确的做法是,点燃一根细香,用香头轻烤蜱虫尾部,轻微热感可使蜱虫松开“倒钩刺”,这时的虫子相对好取。被叮咬后,无论蜱虫是否已经取出,都应到具有相关治疗经验的医院进行处置,观察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

当心宠物把蜱虫携带回家

另外,被蜱虫叮咬后,引起森林脑炎等蜱传疾病的潜伏期一般是一到两周,最短1天,最长30天以上。感染前3到5天,有发热、头痛、全身酸痛等感冒症状,随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症状体征,重型患者突发高热或超高热、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数小时内陷入昏迷。所以一旦在户外活动后,有上述不适时,切莫掉以轻心,需及时就医。

王伟主任还提示:临床上也发生过宠物到野外活动,把蜱虫携带回家的情况,所以携带宠物登山踏青时,回家也要对宠物做好检查。以前还发现过蜱虫藏身在野菜里的偶然情况,建议市民采摘野菜后尽快用开水焯熟,别让未处理的野菜在家停留过长时间。

图片由黑龙江省红十字(森工总)医院提供

龙头新闻·生活报 记者:吴海鸥 薛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