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文件夹是什么意思(怎么用obsidian的文件夹?)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15 08:05:19    
上次写完obsidian基础功能,有朋友说:能不能介绍下你如何运用文件夹的?

说起来,你也许不信。在我整个obsidian系统中,只有四个大的文件夹,分别是:卡片库、主题、项目、后花园;那么,我到底怎么用的呢?

01

谈文件夹之前,先来聊聊“文件夹思维”。在我看来,文件夹不仅是存放文件的容器,它还有另一层含义——「投资组合」。

也就是说,将不同元素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体系。

举个例子:

假如我要减肥,光靠控制饮食不够,还要把饮食和运动结合起来。因此,我会创建一个“减肥”文件夹,里面包含运动计划、饮食控制方案,甚至还有相关减肥的器械选择。

这种组织和方式,就是文件夹思维;它有点像电脑的文档目录,在 FlowUs、Notion、印象笔记、Lattics等类型的笔记软件中,它能帮助我们像整理电脑文件一样,整理信息。

一般来说,文件夹有三种显示方式,列表、缩略图和大图。管理方式属于典型树状结构,这能让文件与文件之间层次比较清晰。

怎么建立多层级的文件夹呢?

有些人喜欢把文件夹分成很多层,比如:先是领域,再是主题,然后是项目,项目下面再细分任务。其实,完全没必要搞得这么复杂,文件夹太多只会让人头脑混乱。

我的原则是,文件夹不要超过三层。想象一下你用电脑的时候,一个文件夹里面还有一个文件夹,最后你可能会忘记东西放哪里了吧?

文件夹本身有个问题,它是固定层级明确,不太灵活。

它的这种设计,如果没有特殊的处理方法,会让笔记不好用,还会限制你从不同领域去思考问题;而且,它会妨碍像「卡片盒子」这样复杂有趣的长期发展。

当然,文件夹有它的作用,特别在一些特定场合里。

比如:

写书。我就可以建立一个书籍项目的文件夹,把所有的章节、笔记、参考文献都放在一个地方,方便管理和查找。

在各类笔记软件中,便签、双链、都能帮助我们建立各笔记之间的联系,如果想打造一个充满创意的知识,光靠文件夹是不够的。

那么,对于项目管理用文件夹思维,我是怎么看的?

首先,我想强调一下,什么是项目?你觉得写一篇文章算是项目吗?像我准备写一篇关于「Obsidian 的文件夹使用」的文章,这也可以算作一个项目。

文件夹确实可以用来管理项目,但问题在于,当文章写完后,你还需要额外花时间把有价值的内容整理进主要资料库中。

所谓主要资料库,就是那些不仅用于当前项目,还可以在未来其他地方再次使用的内容储存地。

举个例子:

当我要写篇关于「Obsidian 的文件夹」的文章,我会为这个项目专门创建一个文件夹,里面存放所有的研究材料、思路草稿以及相关的参考资料。

写作过程中,文件夹能帮助我有条理地管理所有与这篇文章相关的内容。

可是,文章完成了,文件夹任务就结束了;如果我不再去整理这些内容,它们就会一直躺在这个文件夹里,逐渐被遗忘。

下一次,当我写另一篇与文件夹相关的文章时,我会想起,上次写的某些内容可以再次使用。可是,如果我直接把这些内容挪到新的项目文件夹中,原来文件就少了一部分,这会让管理变得混乱。

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这种问题。

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文件夹虽然能有效管理项目,但从长期来看,只有将有价值的内容提取并归入核心的主要资料库,才能真正让这些资料发挥最大的作用。

02

那么,该怎么办呢?我的方法是,把文件夹当作一个临时的「收件箱」,用来收集和孵化想法。

你可以把它看成一个中转站,等内容整理好、决定好去留后,再删除或者把它们整合到你的主要资料库里。只要这样做,文件夹不会变得太乱。

如果不这样处理,文件夹就会越堆越多,变得很拥挤,甚至难以管理。

文件夹还有另一个好用的功能,就是存放明确清晰的资料,比如图片、人物简介、引文或者别人的原始材料;这样,你甚至不用打开这些文件夹,也能轻松找到并把这些内容加入到主资料库中,这会让你的整个资料系统更整洁高效。

不过要小心,如果你过度依赖文件夹管理项目,反而可能会妨碍你长期的思维发展。

你可能希望用「文件夹」来做一些复杂的、灵活的跨领域思考,但文件夹的层级结构太死板,限制了你的自由。最后,你可能不会得到一个灵活的「卡片盒子」,反而只是堆了一堆互不相连的文件夹。

当然,对于一些敏感的个人信息,比如财务、健康或日记,使用文件夹来限制访问是个好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文件夹是理想的工具,可以帮你有意识地把这些内容和其他资料分开,保护隐私。

所以,基于对文件夹的种种认知,我才把文件夹分成了卡片库、主题、项目、后花园四个大类。

卡片库是我存放大量卡片笔记的地方,简单来说,就是我为未来储备的原始材料库。

平时,我会写很多卡片笔记,无论是关于减肥、思维模型,还是其他各种主题的内容,都会放在卡片库里。

一开始,我并不会进行分类,大家常提到闪念笔记、常青笔记、概念笔记或学术笔记等,我都没有特别区分,因为在我看来,卡片是一种原始材料。

这些卡片是我从外部学习到的信息经过思考后记录下来的内容;目前小卡片可能还无法直接用于文章、项目中,所以,把它统统放在一个叫「卡片库」的文件夹中就好了。

完成每一条卡片笔记,我遵循三个简单的原则:

  • 给它起个简洁的标题
  • 添加标签
  • 备注日期

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以后通过关键词、标签轻松搜索到。此外,我还会使用Dataview按日期整理卡片内容。

比如说:

未来某一天,我想知道在 2024 年 9 月 22 日写了多少卡片、涉及了多少内容,我只需查询对应日期即可。

Dataview 是一个强大的查询工具,可以让我使用简单的查询语言从你的笔记中提取、过滤和显示数据;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类似数据库查询的工具,但它是基于 Markdown 笔记的。

像 Notion、飞书笔记这类软件可能没有这个功能,但它们设计得更简单;你只要在搜索框里输入日期,也能找到相关的笔记。

用一个卡片库来管理所有碎片笔记的办法,非常适合刚开始用 Obsidian 的朋友。如果你用的不是 Obsidian,也可以参考这个方法。

核心思想是一个:把所有200-500字的卡片都放里面。

那么,什么时候整理卡片笔记呢?这涉及到写作时的两个常见原则:自下而上、自上而下。

什么是自下而上?打个比方,有一天你回顾笔记,发现自己写了很多卡片,卡片之间有些联系,可能可以把它们整理成一篇文章。这就是自下而,一种自然涌现的思路。

什么是自上而下?

通俗点说,今天你看到一篇文章写得很好,受到了启发,也想写点什么。于是,你把这个主题记在备忘录里,它就成了你的选题。

接下来的几天,你围绕这个选题写卡片、收集资料,等内容积累得差不多了,就可以写出一篇完整的文章。这就是自下而上的写作方式。

因此,无论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它们都要有足够的素材作为基础才能实现;所以,卡片库像存放所有素材的文件夹,只不过,我把素材都集中放在一个地方了。

03

说完卡片库,再来谈谈主题文件夹。Obsidian 文件夹有一个很大的优点:你可以在文件夹里创建子文件夹,还可以直接放页面。

在我的主题文件夹中,我首先会创建一个叫“选题”的页面,把各种想到的选题都放在这里,并做成链接。

举个例子:

前几天我看到媒体报道微信推出了朋友圈的 live 功能,可以在朋友圈里发 2 秒或 3 秒的动态图。

看到这个功能时,我就在想,live 会不会对某些行业产生影响呢?以前大家发照片可能会精修一下,但现在有了 live,大家是不是就不再修图了?或者一些软件会不会开始支持 live 的修图功能呢?

我觉得这个话题很有趣,于是想出了一个选题:“live 会影响一个产业吗?”然后,把选题放到“选题”页面,并把它当成一个任务。

以后我想到和这个选题相关的内容,就直接添加到这个页面上,我在卡片库里有相关的素材,也可以用在这个选题里。

这就是如何通过主题文件夹管理卡片内容,或者说,如何针对一个选题,通过不断积累想法,最终形成一篇文章。

如图:左边是文件夹,把所有选题放在一个页面上,一个页面里面可以嵌套与此选题相关的卡片。

主题文件夹还有另一种用法:嵌套多个文件夹,形成多层文件夹体系。我如何搭建自己的主题文件夹体系呢?

首先,会有一个专门的选题文件夹,里面包含心智、营销和 AI 这三个选题页面;另外,还有一个叫思维模型的文件夹,我会把之前在卡片库中存放的各种思维模型笔记,整理后放入这个文件夹。

这样,当我要查找思维模型相关的内容时,直接搜索标签,或打开这个文件夹,轻松找到。

归根结底,文件夹里的东西不会移动,打开时我可以直观地看到所有与该主题相关的内容。

所以,主题文件夹对我而言有两个能力:一,把相似的内容放一一个小文件夹里;二,把选题单独建一个文件夹,放里面。

04

什么是项目文件夹?项目文件夹怎么用?在我的项目文件夹中,主要有两类内容:

一类,文章合集

这里放的是我写过的所有文章。我会通过标签来分类和索引,而不会在文件夹里一层层嵌套,这样找起来不麻烦,回顾时也能更快找到自己想要的文章。

二类是真正的项目。比如:我正在进行的新书。

我会先用书名创建一个文件夹,把所有和这本书相关的内容——比如卡片、文章、概念——都移到这个文件夹里。

之后,我会按照“选题”的方式重新写一遍内容,因为之前的卡片、文章、概念可能不是专门为这本书服务的,所以在大主题上会有些不一致。

再比如:

我在公众号上发过很多关于「写作」和「AI」的思考,后来这些内容成了写作手册和 AI 手册;这些手册从一开始就是作为项目来做的,也就是说,它们是按照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的。

正如图中左侧所示,我会把所有不着急做、但想做的项目放进文件夹里,慢慢去完成;这样的方式不仅有助于书籍撰写,还能兼顾内容的发布。

最后说说后花园。什么是后花园?

对我来说,后花园文件夹是我的“私人领地”,里面放的东西不一定为了工作或项目服务。这些内容,不像灵感、想法那样有明确的目标,更多让大脑更轻松。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用苹果手机下载软件时,总是忘记自己的 iCloud 密码;或者昨天刚改的密码,今天就忘了。

怎么解决呢?我的后花园里有一个页面叫「账号库」。

像 Google、ChatGPT、iCloud、QQ 等账户的密码,我都会放在这里,用的时候,只需打开看一眼就搞定。

还有一个页面是「提示词」。最近我在研究文生图、文生视频,发现写提示词特别复杂,不是随便交给 AI 就能搞定的;所以,我把常用的提示词都分类整理在这个页面,下次需要时,直接复制粘贴就能用了,特别方便。

卡片库、主题、项目、后花园,四个大的文件夹足以管理好所有分类。

对于笔记管理,只要用好双链和卡片的方式就足够了,这种简单而高效的系统,不仅能让你的笔记清晰有条理,还能灵活应对各种需求。

总结

文件夹管理,并不复杂。

复杂的是,我们会陷入文件夹自带的“框架思维”中,被它的层级结构所限制,影响了灵活性、创造力,希望这四点,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