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各种新鲜食材涌现的季节。
天气暖和起来,蒿子草已经在田野上、路边,到处疯长。在春风的吹拂下,嫩嫩的、绿油油的蒿子,散发着阵阵清香。

绿油油的野蒿
一道美食由它而来——蒿子粑粑。
超市里有现成的卖,菜市场也有做好的粑粑浆。但大自然的馈赠,必须配得上勤快的双手,满足味蕾的需求,也体会劳动的快乐!
做蒿子粑粑的步骤:
蒿子草的叶面呈绿色,叶底微白带绒毛,有的梗子带红色,有的梗子是绿色。采摘野蒿的嫩尖部位,泡水,将叶面灰尘反复清洗干净,锅中水烧开后,下蒿子草煮1分钟左右捞出,放冷水里泡凉,这样可以是烫过的蒿子草保持颜色青绿。

泡过凉水的蒿子草挤干水分,用刀切碎末,因为我烫的时间短,蒿子草很绵不太好切,可以用搅拌机打碎。
我将切碎的蒿子分成了两份,今天做了两种口味,一种甜的,一种咸的。

一份蒿子碎末放白糖拌匀,也可以不放,等吃的时候再蘸糖也行。加糯米粉,有的会按9:1的比例掺粘米粉,我喜欢纯的软糯口感,就没用粘米粉。将米粉和蒿子碎拌成均匀颗粒状,就直接上手揉,适当加少量水,以保持不粘手的状态,揉成面团。这个过程稍微费了点力气。

小面团搓圆、压扁,粑粑就做成了。另一份咸味的,在揉成面团前放一丝丝盐,里面包的是腊肉炒萝卜干,咸香脆爽,与野蒿独特清香成了最佳组合。

蒿子粑粑的营养:
蒿子粑粑具有补充营养、促进代谢、润肠通便等功效。味道清淡可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
没有胃口的时候适当的吃一些蒿子粑粑,还可以起到开胃的作用。但是,蒿子粑粑不能多食,吃多了不好消化,容易出现消化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