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林砚,守着祖传的“砚记面馆”,只在深夜营业。没人知道,
我家那锅熬了三代的骨汤藏着秘密——喝了汤的亡者,能显形说出执念;而我,
得帮他们了却心愿,不然就会被执念反噬。从第一个喝了汤就消失的“客人”开始,
我的深夜,再也不是只煮面那么简单。有找女儿的父亲,有还书的学生,
还有藏着我奶奶过往的渡灵人……每碗汤里,都飘着一段没说完的人生,而我,
得把这些人生的句号画完。1、第一碗消失的清汤晚上十一点半。我正在擦面馆的玻璃门。
门上贴着泛黄的纸条:“砚记面馆,23:00-05:00营业,只卖骨汤面。
”这是我爷爷传下来的规矩,具体为什么,他没说,我爸也没说。我接手三年,客人不多,
大多是夜班司机或者加班的年轻人。今天有点不一样。玻璃门外,
站着个穿灰色中山装的老人。他头发全白了,贴在头皮上,手里攥着个布包,站在寒风里,
却没抖。我拉开门,笑着问:“大爷,吃碗面?”老人没说话,径直走到最里面的桌子坐下。
声音很哑,像砂纸磨木头:“不要面,只要一碗清汤。”我愣了一下。来我这的,
都是冲骨汤面来的,从没人事先只要汤。但客人说了算。我转身进后厨,掀开那口老砂锅。
骨汤是下午三点就开始熬的,用的是筒骨和老母鸡,还加了点爷爷留下的草药包,熬到现在,
汤是琥珀色的,飘着一层极薄的油花。我盛了一碗,端过去。老人接过碗,没喝,
先凑到鼻子前闻了闻。他的眼睛突然红了,像有水流不出来。
“还是这个味……”他拿起勺子,小口小口地喝。汤很烫,他却像没感觉,
一碗汤很快见了底。我正准备问要不要再添一碗。老人突然抬头看我。
他的脸在灯光下变得透明,像蒙了一层雾。“姑娘,帮个忙。”我浑身的汗毛都竖起来了。
不是冷的,是一种说不出的寒意,从脚底往头顶窜。“您……您说。
”老人从布包里拿出一张照片,递过来。照片是黑白的,上面是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
大概五六岁,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帮我找找她,我女儿,叫苏晓。”我刚想接照片。
老人的手突然散了,像烟一样飘在空气里。桌子上,只剩下那只空碗,还有那张照片。
我僵在原地,不敢动。过了足足十分钟,我才敢走过去。拿起照片,
照片背后有一行铅笔字:1987年,于巷口照相馆。那碗空碗里,没有一滴汤。只有碗底,
沾着一点白色的灰,像烧过的纸灰。2、奶奶的旧笔记我关了店门,
把“暂停营业”的牌子挂出去。回到后厨,我看着那口老砂锅。汤还在咕嘟咕嘟地冒热气,
和平时没两样。可我知道,刚才不是幻觉。那张照片还在我手里,边缘已经卷了边,
能看出被人摸了很多次。我突然想起奶奶。奶奶走的时候,我才十岁,
她也是守着这家面馆的。她临终前,拉着我的手说:“砚砚,以后要是遇到‘特殊’的客人,
别怕,帮他们一把,也是帮自己。”当时我不懂,现在突然懂了。我翻出家里的旧箱子。
箱子在衣柜最下面,锁是铜的,上面刻着“砚”字。钥匙是奶奶留给我的,挂在脖子上,
是个小小的银勺子。打开箱子,里面除了几件旧衣服,还有一个蓝色封面的笔记本。
笔记本的纸已经发黄,字迹是奶奶的,娟秀又有力。我翻开第一页。“民国三十七年,
接手面馆,爹说,这锅汤是‘汤引’,能引执念未散的魂,帮他们了却心愿,汤引的人,
不能拒,拒则反噬。”我的心猛地一跳。汤引?执念未散的魂?原来爷爷和爸爸不说,
是因为这事儿太离奇。我接着往下翻。笔记本里记了很多事。有帮迷路的小孩找父母的,
有帮老人给老伴送信的,还有帮学生还考试作弊的纸条的。每个故事的结尾,
都写着“执念散,汤引安”。最后一页,是奶奶走前写的,字迹有点抖。“晓儿丢了,
我找了三十年,没找到。汤引的命,就是帮别人了却执念,可自己的执念,却解不开。砚砚,
若你以后遇到找‘苏晓’的魂,帮奶奶圆了这个梦。”苏晓?我手里的照片,
老人说他女儿叫苏晓。我看着笔记本上的“苏晓”,又看着照片上的小女孩。原来,
刚才的老人,是奶奶要找的人?是苏晓的爸爸?我拿起手机,
想查1987年的失踪人口记录。可查了半天,什么都没查到。“苏晓”这个名字太普通,
没有更多信息,根本找不到。我坐在箱子旁边,看着照片。老人喝了汤,显了形,
求我找女儿。奶奶找了三十年苏晓,没找到。现在,轮到我了。如果我找不到,
是不是就会像笔记里说的,“拒则反噬”?反噬是什么?我不敢想。第二天晚上,
我还是开了店。十一点刚过,门被推开了。进来的是个穿黑色卫衣的年轻人,戴着鸭舌帽,
帽檐压得很低。他走到吧台前,坐下。声音很轻:“一碗骨汤面,加两个蛋。”我点头,
转身煮面。煮面的时候,我忍不住看他。他一直低着头,手指在手机上划来划去,
好像在找什么。面煮好了,我端过去。他拿起筷子,没吃,先喝了一口汤。然后,
他突然抬头。帽檐抬起来,我看到他的脸。很年轻,大概二十岁左右,脸色苍白,
没有一点血色。他看着我,眼睛里没有焦点。“姑娘,你见过一个穿中山装的老人吗?
手里攥着布包,找他女儿的。”我手里的盘子差点掉在地上。他怎么知道?“你……你是谁?
”年轻人笑了笑,笑容有点苦。“我是下一个‘客人’。”他的手,突然变得透明。
和昨天的老人一样。3、还书的“学生”我定了定神,拉了把椅子坐在他对面。
“你找那个老人做什么?”年轻人拿起勺子,又喝了一口汤。“我欠他一个人情。
”他从卫衣口袋里拿出一本书,放在桌子上。书是旧的,封面写着《安徒生童话》,
书页已经泛黄,还有几处水渍。“这是苏晓小时候的书,1987年,她把书借给我,
我没还。”年轻人的声音低了下去。“那天,我约她在巷口见面,想还书。可我等了很久,
她都没来。后来才知道,她走丢了。”我看着那本书,突然想起照片上的苏晓,扎着羊角辫,
笑得很开心。“你叫什么名字?”“陈默。”“你是怎么……变成现在这样的?
”陈默的手顿了顿,指了指自己的胸口。“去年,我过马路,救了一个小孩,被车撞了。
”“死后,我一直飘着,不知道该去哪。直到昨天,我闻到这碗汤的味道,就过来了。
”他抬头看我,眼睛里有恳求。“我知道你在帮那个老人找苏晓。
能不能帮我把这本书还给她?就算她不在了,也让她知道,我不是故意不还书的。
”我拿起那本书,翻开。扉页上有个小小的“晓”字,是用铅笔写的,歪歪扭扭的。
书里夹着一张糖纸,是橘子味的,已经脆了。“我会帮你还的。”陈默笑了,
这次的笑容很轻,像卸下了重担。“谢谢。”他拿起筷子,开始吃面。吃得很慢,
好像在品味什么。一碗面吃完,他站起来。“我该走了。”“等等。”我叫住他,
“你知道苏晓可能在哪吗?那个老人,他找了她很久。”陈默想了想,摇头。“我不知道。
但我记得,苏晓走丢那天,手里拿着一个布娃娃,是兔子形状的,耳朵上缝了一块红布。
”他说完,身体开始变得透明,像昨天的老人一样。“帮我跟她说,对不起,
让她等了这么久。”这是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桌子上,只剩下那本《安徒生童话》,
还有一个空碗。我把书收起来,和照片放在一起。现在,我有了新的线索:苏晓走丢时,
拿着一个兔子布娃娃,耳朵上有红布。可还是不够。1987年到现在,已经三十多年了。
苏晓如果还活着,应该四十多岁了。怎么找?我看着那锅骨汤,突然觉得,这锅汤不是汤,
是连接两个世界的桥。而我,是守桥的人。4、渡灵人苏九接下来的几天,
没什么“特殊”的客人。来的都是普通客人,吃了面,付了钱,就走了。我心里有点急。
那个老人的执念还没了,我的脖子后面开始隐隐作痛。不是外伤,是一种往里钻的疼,
像有小虫子在爬。我想起奶奶笔记里的“反噬”,难道这就是?晚上十二点,门被推开了。
进来的是个女人,穿红色的旗袍,头发挽成髻,插着一根银簪。她长得很好看,
皮肤白得像瓷,眼睛却很亮,像含着光。她走到我面前,坐下。“老板,一碗骨汤面,
不要葱。”她的声音很好听,像风铃。我煮面的时候,忍不住看她。她坐在那里,
背挺得很直,手里拿着一个手机,屏幕亮着,却没看。面煮好了,我端过去。她拿起勺子,
喝了一口汤。然后,她抬头看我,笑了笑。“汤引的传人,果然不一样。”我心里一紧。
“你……你知道?”她点头,放下勺子。“我叫苏九,是渡灵人。
专门管你们这种‘汤引’和执念魂的事。”渡灵人?我想起奶奶的笔记,里面没提过这个。
“你找我有事?”“有事。”苏九的表情严肃起来,“那个找女儿的魂,叫苏建军,对吧?
”我点头。“他的执念太强,已经影响到阳间了。如果你七天内帮不了他,
不仅他会变成怨灵,你也会被反噬,丢了性命。”我的心沉了下去。丢了性命?这么严重?
“可我找不到苏晓……”“我可以帮你。”苏九说。她从包里拿出一个文件夹,递给我。
“这里面,是苏晓的资料。”我打开文件夹。里面有一张身份证复印件,
照片上的女人四十多岁,眉眼和照片上的小女孩很像。名字:苏晓。
地址:本市东区和平路87号。还有一张简历,上面写着,苏晓现在是一家幼儿园的老师。
“你怎么拿到这些的?”“渡灵人的本事。”苏九笑了笑,“但我不能帮你直接找她。
汤引的规矩,必须自己完成执念,不然不算数。”我看着苏晓的地址,心里松了一口气。
终于有线索了。“谢谢你。”“不用谢。”苏九拿起筷子,开始吃面,“我也是为了工作。
要是苏建军变成怨灵,我处理起来也麻烦。”她吃面很快,几分钟就吃完了。付了钱,
她站起来。“记住,七天内。”她走到门口,突然回头。“对了,你奶奶的笔记,
最后一页是不是写着‘晓儿丢了’?”我点头。苏九的表情变了变,好像有什么想说,
又没说。“好好帮苏建军,也算帮你奶奶了。”她说完,推开门走了。我看着她的背影,
觉得这个苏九,好像知道很多事。但现在,我没时间想这些。我拿起苏晓的地址,
决定明天一早就去找她。5、找到苏晓第二天早上,我关了店,直奔东区和平路。
和平路是老城区,路不宽,两边都是老房子。87号是一栋三层的小楼,
门口挂着“阳光幼儿园”的牌子。原来苏晓是这里的园长。我走到门口,
正好看到一个女人从里面出来。她穿着白色的连衣裙,头发扎成马尾,看起来很温柔。
眉眼和照片上的小女孩一模一样。是苏晓。我深吸一口气,走过去。“请问,
您是苏晓女士吗?”她回头,看到我,愣了一下。“我是,请问您是?”“我叫林砚,
是砚记面馆的老板。”“面馆?”苏晓有点疑惑,“我没去过您的店。”“我找您,
是因为一个人。”我拿出那张黑白照片,递过去。苏晓接过照片,眼睛突然红了。
她的手开始抖,照片差点掉在地上。“这是……我爸爸。”她的声音带着哭腔,
“我以为他早就不在了……”“他还在。”我说。苏晓抬头看我,眼神里充满了疑惑。
“您什么意思?”我把事情的经过,从头到尾跟她说了一遍。包括苏建军变成魂,
喝了我家的汤,求我找她,还有奶奶的笔记。苏晓听得愣住了,眼泪一直往下掉。
“我找了他三十年……”她擦了擦眼泪,“1987年那天,我在巷口等他,
想给他看我的新布娃娃。可等了很久,他都没来。我以为他不要我了,
后来被好心人送到了孤儿院。”“他没有不要你。”我把陈默的事也告诉她,
“他找了你三十年,直到去世,执念都没散。”苏晓蹲在地上,哭得很伤心。
“我以为他忘了我……我甚至改了名字,从苏晓改成了苏念军,
就是想记住他……”我递了张纸巾给她。“他现在就在我的面馆里,等着见你。
”苏晓抬起头,眼睛里有希望。“我能见到他吗?”“能。”我点头,“今晚,
你去我的面馆,喝一碗骨汤,就能见到他。”苏晓用力点头。“我去,我一定去。
”我和她约好,晚上十一点半在面馆见面。离开幼儿园的时候,我的脖子不疼了。原来,
只要有进展,反噬就会减轻。我心里松了一口气。晚上十点,我提前开了店。
把苏建军的照片放在桌子上,又盛了一碗汤,放在旁边。我等着苏晓来。也等着苏建军。
6、父女相见十一点半,门准时被推开。苏晓来了。她穿了一件黑色的外套,
手里拿着一个布娃娃。是兔子形状的,耳朵上缝了一块红布。“这是我当年丢的那个布娃娃,
我后来找了很久,终于找到了一个一样的。”她解释道。我点头,把她带到里面的桌子旁。
就是苏建军上次坐的位置。“坐下吧,我去给你盛汤。”我盛了一碗汤,端过去。
苏晓接过碗,手有点抖。她深吸一口气,喝了一口汤。就在她喝完第一口的瞬间。桌子对面,
突然出现了一个人影。是苏建军。他还是穿着那件灰色中山装,头发全白了。他看着苏晓,
眼睛里全是不敢相信。“晓儿……”苏晓抬起头,看到他,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爸!
”她扑过去,想抱住他。可手却穿过了他的身体。苏建军的身体是透明的,像烟一样。
苏晓愣了一下,然后哭得更伤心了。“爸,我好想你……”“我也想你,晓儿。
”苏建军的声音很哑,“是爸不好,当年没找到你……”“不是你的错,爸。
”苏晓把布娃娃递过去,“你看,我的布娃娃,我一直留着。”苏建军看着布娃娃,
《深夜面馆:我煮的汤能渡魂!》小说完整版在线阅读(主角苏晓张磊) 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