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养成了习惯,也就成了“自然”。古罗马诗人奥维德在《习惯的力量》中说:“没有什么比习惯的力量更强大,习惯是一个人思想与行为的真正领导者。”中央八项规定不是五年、十年的规定,而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党员干部要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形成习惯、成为自觉,推动党的作风持续向好。
好习惯的形成过程,本身就是对坏习惯的摒弃。《诗经》有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是说一件事开始容易,但坚持做到最后很难。任何习惯都不是偶然形成的,它有一个产生、发展的过程,所谓“习以为常、习焉不察、习与性成”就是这个道理。养成一个好习惯,是坚持学习改造的必然,是长期实践磨砺的结果;形成一个坏习惯,同样也是个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的过程。习惯了讲新话、写短文,看到了老生常谈的空洞文章就会不适应;习惯了工作餐、自助餐,看到摆上的高档菜肴也会犯嘀咕;习惯了轻车简从、低调做事,自然对热闹喧嚣的场面觉得别扭。
好习惯的养成还要敢于向陋习斗争。让好作风成为好习惯,就是要坚持经常、不间断地做到“吾日三省吾身”,经常反思自己的言行,从一点一滴做起、从一言一行严起,把好作风体现到看似不起眼的事情中,落实到细微的环节上,坚决守好思想防线,不以“下不为例”为借口,不因“盛情难却”而笑纳。要敢于摒弃见怪不怪的错误惯性做法,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严守纪律规矩,持续自省自警,决不把错误的惯性做法当作一成不变的规矩和享受特殊待遇的借口,对那些送上门的糖衣炮弹,要做到避若蛇蝎、不沾不染,以崇严尚实的实际行动净化政治生态。
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氛围的营造。什么东西一旦形成风气,便“不令而自行,不禁而自止”。好的风气,可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引导人们的观念和行为,形成良好的风尚。因此,要注重营造形成好习惯的工作环境和舆论环境,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的纪律建设历史、聆听先进人物廉洁修身故事等,将纪律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先进人物和模范事迹影响带动广大党员干部形成好作风、养成好习惯。
风气养成重在日常教化,作风建设贵在常抓不懈。中央八项规定的本质是密切联系群众、求真务实、艰苦朴素,是我们党好传统、好作风的延续。实现党的二十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必须锲而不舍、驰而不息,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开拓创新、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以优良党风政风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广大党员干部要身体力行,以好作风、好形象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