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促进“云品”出滇出海!《优化税收征管服务促进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出口若干措施》出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6 17:35:00    

为疏导解决农产品购销管理遇到的堵点、卡点和难点,提升农产品出口服务水平,近期,云南省出台了《优化税收征管服务促进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出口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8月26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税务局、昆明海关、云南白药集团等有关单位,就《若干措施》进行解读和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三个方面着力 促进“云品”出滇出海

《若干措施》从搭建平台、优化服务、健全机制三个方面着力,持续促进“云品”出滇出海。

在搭建平台方面,《若干措施》主要明确要建好管理和服务两类平台。一是省级有关部门协同配合,以省市场监管局已建的“云智溯”〔重点食品(产品)安全信息区块链追溯平台〕为依托,归集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屠宰、交易流通、追溯查询、国土调查等数据,优化平台功能,实现平台共建共享、数据互认互用,为优化提升农产品税收征管和退税服务提供信息化支撑。二是省级有关部门协调联动,支持推广应用云南白药集团建设的“数智云药”平台和昆明市建设的“滇品慧”公益性惠农服务平台,率先在中药材和花卉产业领域打通产销对接信息不对称、电商销售渠道单一、农产品溯源服务优质不优价、代开发票服务不便捷、农户获取征信服务难等痛点,并示范带动咖啡、茶叶、蔬菜、水果、坚果、食用菌等产业领域解决发展中遇到的类似问题。

在优化服务方面,《若干措施》统筹各部门有效政策,细化措施,强化农产品涉税、出口贸易、通关便利化服务,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并壮大“走出去”的实力。税务部门将牵头建立农产品税收征管全过程服务机制,不断优化纳税服务,采取以案说法的方式对农产品出口企业开展税收政策辅导;将统一税务执法标准,分类制定税收征管服务指引,明确涉税事项、政策、服务等内容,一体化推进政策落实和风险防控;将着力聚焦农产品发票开具痛点,持续提升农产品发票开具便利化、智能化水平。

商务部门将牵头把农产品出口综合试点州(市)数量由3个扩大到9个,并安排专项资金支持试点工作;将对茶、花、咖、果、菜、菌、坚果等农产品重点出口企业,特别是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和AEO认证企业的仓储、物流、检疫等生产和贸易环节费用,对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服务农产品出口所产生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国际网络营销宣传、海外开设店铺等费用,对农产品企业参加境外展会和推介会的国际旅费、住宿费等予以有力支持;同时,还将安排经费支持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海关部门将牵头进一步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在全省推行农产品“远程视频查检”模式,“集中查检”与收费公路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进出口鲜活农产品管理查验优化模式将再扩大覆盖红河、曲靖、丽江3个州(市),“批次检验”改革试点范围将从32家企业扩大到60家以上;还将围绕强化守法规范宣讲、AEO信用培育和推广检验检疫证书“云签发”自助打印、原产地证书“自助打印”,优化涉农企业出口服务。

数智云药平台:助力解决农产品购销发票开具难等问题

2024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云南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1092万亩,药材产量170万吨,农业产值555.4亿元,面积、产量和农业产值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

云南中药材一直存在“优质不能优价、商业流通不畅”的问题,数智云药平台就是在这样的产业背景和国家提倡中药材高质量发展政策指导下应运而生的产业互联网平台。

平台服务中药材种植户、药材采购商,实现“一手货源、一流品质和一站式服务”,全流程提供“品控、交付、开票、物流”等服务。同时,针对农产品购销发票开具合规性与便捷性问题,数智云药平台与国家税务总局乐企平台对接,通过税企直连,借助乐企平台的“支付即开票”“交易即开票”模式,将解决中药材种植户及收购企业“农产品收购与自产自销农产品销售”发票开具难题。

全方位保障交易真实性与开票合规性,实现用户信息、种植信息、交易信息、支付信息、发票信息等相互关联的链式管理,有效管控发票风险。数智云药平台可以规范、快捷地为平台用户提供正向和反向开票服务,方便收购企业获得进项发票。

截至目前,数智云药平台现有注册用户18555户,累计交易额11.7亿,带动种植户19.3万人,覆盖产地52.7万亩。

农产品数电发票:全省使用数电发票纳税人达一百余万户

针对农产品发票开具“开票难、资料多、风险高”的困境,省税务局聚焦“智能开具、便捷获取、多元渠道”三大目标,推出系列务实举措,让发票管理既“省力”又“安心”,为高原特色农产品打通涉税服务“最后一公里”。

省税务局在全省范围全面推行农产品数电发票,支持销售方、收购方、加工企业、出口商全链条在线流转,不用打印纸质件就可完成记账、退税等操作。目前,全省已使用数电发票的纳税人达一百余万户。

在深化税收大数据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数电发票服务质效,主要通过精简资料报送、优化额度调整规则、适度放宽调整期限、完善“白名单”管理等措施,建立审核指标模型,统一审核标准和程序,降低人为因素干预的风险,保障纳税人合理用票需求。

打造“线上为主、线下兜底”的多元化发票开具渠道,破解农村边远地区开票难题。

昆明海关:22条措施助力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走出国门

昆明海关出台了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企业通关便利的二十二条措施,今年1-7月,云南省出口农产品109.8亿元,同比增长12%,出口规模居我国中西部地区第一,鲜切花、咖啡等农产品出口规模均居全国第一。

远程属地查检。昆明海关对出口竹木草制品、新鲜蔬菜、出口东盟国家的鲜切花、干花等产品试点实施“远程属地查检”作业模式。通过“不到场、无干扰、零等待”的方式,实现关企之间音视频、数据交互,查检平均作业时长压缩至半天以内,有力促进农产品快速出口。

出口农食产品批次检验(检疫)。昆明海关是全国首批13个出口农食产品“批次检验(检疫)”改革试点海关之一,试点产品包括15种水果、5种蔬菜、15种鲜切花、6种干花,共32家本土龙头企业参与改革。对同一“批次查检单元”首批出口的货物,海关实施现场检验检疫合格后放行,对后续申报的“同一批次查检单元”的产品,不再实施现场查检。自今年6月试点以来,现场查检次数平均减少70%以上。

批次检验(检疫)+远程视频查检。昆明海关是全国首批“批次检验(检疫)+远程视频查检”改革的两个试点海关之一,对出口新鲜蔬菜、鲜切花和干花同时符合上述两项试点条件的企业,可以申请此项措施,发挥“1+1>2”的政策叠加优势,使产品出口更快更稳。

集中查检。“集中查检”是昆明海关支持基层首创的特色创新改革措施,对货物随到随检,出口水果查检时长从以前的2-3个工作日优化到现在的半小时内,有效降低企业物流和运营成本。

收费公路出口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昆明海关联合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出台优惠政策,对输往泰国的水果可以享受收费公路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管理查验模式,实现“一次查验、两家互认”。今年1-7月,共有4000多批输泰水果享受改革措施顺利出口。

来源:都市时报

全媒体记者:孙文洁

编辑:姜蕾

审核:王海涛

二审:陈唯一

终审:付晓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