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低头一看,杭州小伙“魂都吓飞了”!正处于活跃期,消防重要提醒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3 18:52:00    

进入五月份,杭州的气温不断升高,小动物也活动频繁,消防员们接到有关动物类的求助也越来越多,一不小心就被毒蛇咬伤了。假期踏青出游之际,小布也提醒大家:注意蛇出没!

过去的4月份,杭州消防已经接到160多起抓蛇类警情。去年“五一”假期里,消防员帮市民抓蛇占到了社会救助出警任务中的62%。

“户外室内的都有,有的还不小咧。”一位消防员说,“天气转暖,大家出门郊游踏青,一定要小心这些藏起来的不速之客。”

蛇咬伤是一种常见动物致伤疾病,粗略估计我国每年的蛇咬伤病例达数百万,毒蛇咬伤为10~30万人,70%以上是青壮年,病死率约为5%,蛇咬伤致残而影响劳动生产者高达25%~30%,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一米多长剧毒眼镜蛇瞬间不见了

“对视”上了,杭州小伙吓坏

四月底,一条剧毒的眼镜蛇钻进车厢,让杭州桐庐的赖先生惊出一身冷汗。

这天下午,赖先生和同事驾车去检测山上村民的饮用水池,把车停在了山脚下。“天气热,我觉得很快就能搞定,就没关车门,怕车里太闷。”

等工作完成回到车边,眼前的一幕让赖先生和同事都愣在原地了:一条黑色的长蛇蜷在车门下。

两人一蛇,互相对视,山里一片寂静。

看到人靠近,长蛇身子一扭,立马游进了车内,从副驾驶座位下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赖先生顿时慌了神,等了好一会儿也不见蛇爬出来,他战战兢兢地坐上驾驶位,发动汽车赶到了修理厂,“一路上我感觉腿都快没知觉了。”

维修师傅们也没遇到过这种情况,都不敢擅自行动。“大家一听是一米多长的蛇,都不敢往车里看。”

情急之下,赖先生拨打了119报警电话求助,桐庐消防救援大队云栖路消防救援站人员很快到达现场,对车辆进行观察,好不容易在汽车操作台发现了蛇的身影:它在一个管道中探着脑袋,眼神直勾勾地盯着外面。

大家小心翼翼地拆下管道拆下,3位消防员相互配合,一个人拽着管道向后退,另一人用捕蛇夹钳住蛇的身体将其固定,还有一人拉出蛇身子直接用麻袋套住。

“蛇突然一用劲,就掉地上了。”消防员回忆,当时旁边还有其他人围观,一位女士看到蛇掉地上都吓跑了,“我们就立马抓起来放进袋子里了。”

后经专业人士判断这是一条眼镜蛇,随后被消防员带到野外放生处理。

菜花蛇钻进电动自行车的挡风被

摸到一手滑腻,小伙子“魂都吓飞了”

同一天下午,西湖消防救援大队三墩消防救援站也处理了一起抓蛇的求助。

更吓人的是,这条蛇藏在了电动车挡风被的袖套中。

“我准备骑车出门,伸手去拿手袖时,突然摸到一个冰凉滑腻的东西!”报警的王先生回忆起来依旧惊魂未定。

“我低头一看,居然是条蛇!魂都吓飞了!”

消防员到达现场后,小心翼翼地把捕蛇器伸进挡风被手袖。没想到刚被夹出半个身子,这条蛇突然猛地扭动身体,挣脱掉在了地上。

消防员反应迅速,一脚踩在蛇身上,然后弯腰抓住蛇头扔进麻袋里,动作干净利落,一气呵成。

消防员说这是一条常见的菜花蛇,无毒。

“天气变暖,蛇类活动更加频繁,这很正常。”消防员随后将其送至偏僻的野外放生。

随着气温逐步升高,蛇类等爬行动物活动会愈发频繁,如果市民发现家中、办公场所等地方有蛇类等爬行动物出现,切记不要惊扰和擅自捕捉它们,要第一时间拨打119报警求助,由专业人士现场捕捉处置。

“五一”假期里,一定有不少人会安排进山踏青、采摘野菜野果的行程,但请务必警惕茂密草丛、灌木丛和潮湿石缝间,可能正潜伏着的各种蛇类。

哪些地方容易遇到蛇?

1.草丛、灌木丛:蛇类喜欢隐蔽在茂密的植被中。

2.溪边、池塘边:水源附近是蛇捕食青蛙、老鼠的常见场所。

3.山路石缝枯木堆:蛇可能藏匿在缝隙中避暑。

4.农田、果园:耕作时易惊扰到蛇类。

建议:户外活动时穿长裤、高帮鞋,避免赤脚或穿拖鞋;使用木棍“打草惊蛇”;夜间行走携带手电筒。

被蛇咬后该如何处理呢?

牢记“三要三不要”

三要:

1.保持冷静:立即远离蛇,避免二次咬伤,记住蛇的形态(颜色、花纹),方便医生辨别毒蛇种类,尽量全身制动,尤其是受伤肢体,伤口相对保持在心脏水平以下位置。

2.去除束缚物:摘掉戒指、手镯等,避免肢体肿胀后难以取下,同时导致肢体坏死。

3.尽快就医:拨打120或就近送医,争取在2小时内获得抗蛇毒血清治疗。

三不要:

1.不要用嘴吸毒:口腔黏膜可能吸收毒素,导致中毒加重,禁忌盲目涂擦中药。

2.不要切开伤口:操作不当可能加重出血或感染。

3.不要绑扎过紧:错误结扎可能导致肢体缺血坏死(仅限部分神经类毒蛇咬伤需松紧适度绑扎)。

毒蛇咬伤救治黄金时间是2-4小时。闷热欲雨或雨后初晴时蛇经常出洞,应特别注意防蛇。

来源:杭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