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皖中评特约评论员 夏捍东(资深时评员)
2025年7月25日上午,云南普洱勐啊口岸,18岁的安徽高中生胡一啸穿过国界线,结束了被囚禁缅甸电诈园区的噩梦。一个月前,他考试刚结束便赴合肥打工,被虚假高薪诱饵骗至西双版纳,最终落入跨境诈骗集团的魔掌。当他的父亲胡宗兵辗转多地苦苦寻找时,一群神秘人竟开出“100多万元”的“救人”天价——这是继儿子被拐后,针对失亲家庭设计的二次诈骗陷阱。
胡一啸受骗绝非孤例,陕西复读高考生彭某宇同样被骗至缅甸电诈园区,7月20日才被移交回国;16岁的赵雨在缅甸掸邦因“业绩不达标”遭受断食毒打,甚至目睹他人被虐杀。短短一个暑期,全国至少有7名14至21岁学生因“境外高薪工作”失联,目的地直指缅柬边境。

监控画面显示,6月5日,拿着手机、身背双肩包的小胡从西双版纳机场出来以后,最后的身影出现在景洪市勐泐大道与勐腊路附近的一家饭店附近。(央广网发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诈骗集团针对青少年心理不够成熟的弱点,精心设计诈骗链条。利用各种渠道设置骗局,在抖音、快手、游戏群、兼职网站发布“月入数万”“包机票食宿”等广告,专门瞄准涉世未深的青少年群体进行渗透。
想方设法情感操控。以“好大哥”“热心网友”建立伪亲密关系,抓住青少年渴望独立的心理,标榜“不花父母钱”的虚假价值,使其更容易被“快速致富”话术蛊惑。胡一啸离家打工的初衷正是“为家庭分担经济负担”,却因缺乏风险识别能力坠入陷阱。
变换路径行程造假。为受害者购买机票、预订酒店,实际不安排入住,制造“合法出境”的假象,以躲避家长的查找和公安机关的追踪。胡一啸正是循此路径,从马鞍山到南京,从南京飞往昆明,最终消失在西双版纳的茂密森林。
暴力手段加以控制。当受害者抵达境外后,立即被没收证件、钱财和通讯工具,遭受殴打勒索,逼迫从事电信诈骗,部分被多次转卖至不同园区,人身自由被彻底剥夺。
当诈骗集团将狩猎地图精准定位到青少年群体,单靠家庭的防护已力不从心,需构建涵盖家长监护意识提升、校园反诈教育强化、网络平台责任落实、跨境执法协作的联防共治体系,共同为青少年筑起防护网。

漫画:e起护苗,为青少年筑起防护网。合报萌小包政经漫话融媒体工作室出品,朱芳颖/策划,洪孟晨、钱苇泊/手绘
青少年要强化自我保护意识,不轻信低门槛高薪宣传、不通过非正规渠道应聘、不预付任何费用。外出务工、出行旅游时,必须向家长、老师报备;到达务工点或旅游地后,及时反馈公司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和个人情况等。
家长要建立子女外出动向追踪机制,对孩子“境外工作”“大额借款”“高收入、高薪酬”等言论保持警觉,及时掌握孩子外出动机、行程轨迹等。
学校要通过真实案例教学,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劳动观、消费观,破除“一夜暴富”“不劳而获”的心理,揭穿“月入过万”“免费旅游”的诈骗本质。
网络平台要封堵非正规招聘账号,严格审核“高薪”“急聘”等敏感词语,绝不能放任招聘软件发布伪造资质信息,给不法分子实施诈骗搭建平台和渠道。
公安机关要加强网络诈骗监督检查,进行反诈宣传教育,加强科技反诈技术研发,设立诈骗报警电话,公众发现“免试高薪”“免费旅游”等可疑招募,立即报警。强化边境防控与跨境协作,组织开展专项行动,打击区域电信诈骗犯罪,跨境作战斩断黑手。
全社会要牢固树立自我防护理念,人人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并开启来电预警,定期更新反诈数据库,为手机设置隐私保护,屏蔽陌生招聘信息等。
胡一啸的归来不是终点,只是新的起点,唯有让每一声“免费旅游”“月入过万”的诱惑都触发全社会的防御反射,才能避免更多青少年在黑暗中无声坠落,才能避免更多青少年成为“跨境狩猎”的下一个目标。
合报皖中评融媒体工作室 出品
投稿邮箱:zhufy@hf365.com,59454423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