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郑州航空港,一份直击青年创业痛点的方案正式发布,一个专注“把想法变成现实”的园区悄然亮相——郑州航空港正在用真金白银和全程陪跑,邀请年轻人一起来干件大事。
“我们不只是提供办公场地,更想做青年创业的‘陪跑者’。”在郑州航空港北部核心区的青合众创-青年创业园区,负责人这样定义他们的使命。这个刚刚亮相的园区,正成为郑州航空港区“青年创业乐园”战略的首批实践者。
9月2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在苑城文化公园举办政策发布会,重磅发布《加快构建一流创业生态,建设“青年创业乐园、国际创业之都”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五大无忧”+“全程陪跑”为核心,致力打造青年创业梦想起航地。
《方案》围绕项目从萌芽到壮大的全生命周期,创新推出空间无忧、投资无忧、项目落地无忧、人才无忧、创业生态无忧等“五大无忧”行动,以26条精准政策为创业者提供“全程陪跑”式保障。以项目落地无忧为例,航空港区将以5亿元天使基金和50亿元产业投资母基金为基础,对单个项目最高给予2000万元的股权投资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在政策发布的同时,一个专注青年创业者的创新园区——青合众创-青年创业园区已于近日悄然亮相。

据悉,该园区由郑州航空港科创投资集团与青合仕友公司联合打造,坐落于华夏大道与慈航路交会处,距新郑机场仅15分钟车程,地铁、高速四通八达,半小时直达主城。
但更吸引人的是它背后的生态:毗邻电子信息产业园、聚美短视频基地和省人才科教园,创业者“下楼即可对接产业链”。
这里构建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三级孵化体系,从一张工位到独立办公室,从初创到成熟企业,都能找到合适的发展空间。创业者还可获得产业导师一对一辅导、融资对接、政策申报代办等全周期服务。

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表示,通过实施三年行动方案,该区将推动创业政策支持体系更加完善。到2027年,计划集聚5万名青年人才来郑州航空港区创业,新创办经营主体超过1万家,带动就业8万人以上。
作为国务院确定的首批28个双创示范基地之一,郑州航空港始终高度重视“双创”工作,通过政策支持、载体引领、服务保障、资金扶持等多种方式,持续优化青年创业环境。
从政策出台到园区落地,郑州航空港正在用实际行动证明:这里不仅要“引项目”,更要“养生态”,让创业者的梦想真正落地生根。
对年轻人而言,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带着创意而来,背着背包入驻,在产业链环绕的环境中,专注地把想法变成现实——即使失败,也有保障托底,有退路可循。(王俊霞)